cover_image

亲情、爱情与抉择丨USMLE Step1 254 出分后考经(by 黄楠)

黄楠 百歌医学
2020年12月19日 09:44

关注百歌医学↑↑↑科学 探索 原创


图片

《USMLE Step1 考经可信度分级标准 V3.0》评分表


真实

姓名

成绩单

出分前

考经

“侧方”

信息

出分后

考经

可信度

星级

评分


5+/5

备注

黄楠



- 公邮系统

- 我和小伙伴自组的讨论组

- 【中国考U圈】小打卡中的记录



图片


小编注:根据最新USMLE Step1 考经可信度分级标准》(Version 3.0)☚点击阅读,这篇考经rating为:5+/5星考经


因能在 【中国考U圈】小打卡中查询到黄楠同学2018年7月23日起到2019年10月20日共计13个月的217次实时的连续学习打卡记录,特意为其考经的真实性标识添加一个“+”号标识,为5+/5的高度真实


据考经可信度分级标准 ,每个人的考经应具有出分前考经和出分后考经两部分。本文为出分后考经,出分前考经见:《墙外的“第-1阶段”丨USMLE Step1  254 出分前考经(by 黄楠)》。


图片

三晚上,是预定出分的日子。

我坐在电脑前不停刷邮箱,等着邮件的过程,格外焦躁。


晚上10点多了,我已经不抱希望,正打算洗洗睡的时候,突然一封邮件提示我score report available。赶紧告诉同一天出分的另外两个小伙伴,然后抓紧打开网站登录下载打开,254跳入眼帘。


图片


第一眼看到这分数,有点失望。看成绩单底部,学术上讲我的SEE是8,置信区间下限也已经在246了,换句话考240+的人,也可能有区间跟我重合者,而我只是运气不坏而已。


但,毕竟254分给了我一个明确的信号:“可以继续走下去啦!”,而非劝退的<230,或230~240的左右为难。

就让本篇出分后考经,讲讲深刻的经验教训吧!

因有些重要内容已经在墙外的“第-1阶段”丨USMLE Step1 254 出分前考经(by 黄楠)里写过,此处不再病理性赘述啦~ 本文目录如下:

  1. 明知道是坑,但却填不上

  2. 这考试,不允许知识短板存在

  3. 路标系统的依从性 → 结果的可预测性

  4. 兼职和全职的选择

  5. 亲密关系:另一半

  6. 亲密关系:父母


1

明知道是坑,但却填不上


临考之前,BS(behavioral science)体现得很明显了。而且我也确实没来得及再看ethics 100 cases,此为一个失误。另外。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259小伙伴描述,她最后阶段做了个amboss的BS,自觉可能有帮助。


考虑到后面可能的BS增加,建议一定尽早对BS给予充分重视,不要像我一样,逃掉的功课,试图临考之前去补,这是补不得回来的。


最最令人懊恼的是,BS存在问题,几乎所有中国考生都有也都清楚,我当然不例外。而且,如下面的打卡所示,在很早的学习阶段就已经意识到了...只不过各种找理由,没解决!


图片

小编注:BS是一定要早期早期早期给予充分重视的,因为其中很多内容是与我们日常常识相悖的,靠突击学习很难奏效具体详见《免费加餐丨医学伦理学(Medical Ethics)


2

这考试,不允许知识短板存在


从头到尾,都严格跟着路标系统走,是非常重要的!


的确,会有听闻,某些NBME都在255上下,最后考试只有240+的人。我不知道Ta们是否完全按路标系统,把从头到尾所有的checkpoint都按时且依次达标了?其中是否有伪高?


如果说,我和Ta们有什么区别的话,可能是我维持了一种“稳定且提高”的安全状态:

  • 从第零阶段起,一路都是小心地保持了高于checkpoint数值半头的状态,这一直保持到了第二阶段结束;

  • 在第三阶段,除了一次NBME 23出现过242之外,其他5套NBME模考都没掉到250以下过,且UWSA发挥也是稳定的。



做个假设:

有A和B两个同学,

分别做同一套NBME模考,

且成绩一样(假设都是250),

谁更有可能在真考试中获得250+的成绩呢?





这就取决于这次模考以外的因素了。比如,他们还有其他几个相同的模考,成绩分别是:

- A:252, 247, 251。平均还是250。

- B:259, 236, 255。平均也是250。


而,模考 vs. 真考:

  • 取样率:多数模考(如NBME)的题数,不到真考的一半,所以模考取样率低,容易出现更明显的高低不一;

  • 题目来源:除NBME模考是USMLE考试官方机构出题之外,其他模考都是商业机构出题,即使采取了全长模考以扩大取样率,也不能保证和真实考试的知识权重相似性。


所以,在各种不同模考之间,表现都稳定且优秀者,代表着“的确未发现明显知识短板”,就像A同学体现的一样。而B同学,其实就隐藏了某种短板。进而:

  • 对A同学而言,模考到真考之间,还有一段时间。如能善加利用,则可以在很稳定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很可能取得比模考平均分更高的成绩;

  • 对B同学,模考成绩不稳定,虽然平均是250分,但在真考试的更大取样率(包括更多题目带来的疲劳)下,这个短板效应可能会被加速放大。如果我们一直的推测成立,即“在某个层次以上,越难的题目分值越少”,那么这个短板就会成为“分值不太低,却总会做错”的部分,这个“潜在成绩黑洞”,很容易把自己从250+拉下来!如果B同学想避免这个风险,则一定要好好挖出问题根源所在,及时停下来,仔细补救才行。


然而,从第零阶段开始,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发现短板 → 修补短板 → 检验”的过程。如果到了临考的第三阶段,还补不上的“短板”,那下面往往是一个深坑,根本不是几天或几周能填上的(就像我自己的BS一样)。而事实上,这个短板的信号,在之前的路标系统checkpoint上,往往已经非常明白地告诉我们了。但,为什么没有停下来修补呢,最常见的就是着急赶进度太自以为是...

图片

这考试,

不允许知识短板存在!


小编注:可以参考《失望了...才有最深刻的反思!丨USMLE Step1 246 出分后考经(by 邹思凡)》和《“脱轨”与“正确率瓶颈”丨USMLE Step1 251出分后考经(by 李一霖)》两份考经,都曾经提到了前期在路标系统的某个checkpoint低空掠过,到中后期才发现短板的问题,非常难以弥补。


3

路标系统的依从性 → 结果的可预测性

路标系统的正确率内核,其实是个安全系统,用于“阻止预期的稳定成绩明显低于250分的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贸然去考试”,进而减少不良结果的出现。总体看,只有所有checkpoint都以严格意义上的达标通过,才能让路标系统发挥出应有的预测价值。


我很幸运,是一路绿灯跑下来的。但应该猜想到,总会有些人,是相对路标系统体系有所偏移的,无论是因先天因素导致不能达标,还是因重视不足导致仅部分使用了这个安全系统,都有可能。这就产生了一个三类人的局面:

  1. 全真阳性者:即全部都保有一定安全距离地高过了checkpoint者。他们达到一个稳定且可接受的250+成绩,即便是资质平庸者(如我),也是个大概率事件;

  2. 全真阴性者:即全部未通过checkpoint且有相当的差距者。这类人,我在以中文为母语或英汉双语的年轻一代考U群体里,还真没见到过!

  3. 真真假假的阴阳混搭者:表现为对路标要求的checkpoint既不全部遵从,也不全部违反的人,我所知道的是有的。但他们仅能算做case series reports,因其“考经”更像是个人色彩浓郁的回忆录,各种原因导致很难确认其每个checkpoint节点的真实性,当然也无法得出统计学上有意义的结论...

然而,就是这第3类的小群体,是“最社科”的那种,特容易出现反思、辩论和口水战的区域。但是,无论这些case series reports里面能发掘出哪些优秀或愚钝的特质,无论他们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我都认为这不是考U新手需要去细究的了。既然已经有了行之有效且预期理想的路标系统,为什么还要尝试一条风险重重而结局不可控的路呢?难道只是为了标新立意特立独行?

图片

从长远角度看,考Step1这事或许只是我们职业生涯的一小步,但巨大的起步阻力,已经足够劝退和打垮很多人了,就请不要再人为地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混乱和挑战了,好吗?


4

兼职和全职的选择


我整个准备过程,前期兼职效率是很低的,全职以后才走上正轨的。

关于全职考U的决定,旸叔不止一次说过我“不要贸然选择全职备考”。但是,我总坚定认为,我不是一个能多线程工作的人(当然这个要学,详见《不懂“时间管理”的游戏宅 / 追剧宅,不是好医生!》),尤其开始的时候,如果还在外科7-8-5,如不全职,我永远迈不出这一步了...可现在考完之后,再回头看旸叔说的“不要贸然选择全职备考”,是没错的。


建议:如果你每天可以保证4小时不受干扰且精力充沛的复习时间,那么当然要先尝试兼职复习了。但如果跟我一样,每天手术结束之后,累到甚至直行500米回宿舍的力气都没有了,那硬要兼职就等于游戏没开始就注定了Game over。


但,单线程的全职考USMLE,太久了,人会出现耗竭感。还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但不限于):

  • 始终是个问题的clinical gap;

  • 失去了缓冲的保底方案,一旦考U失败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

  • 直接面临的经济压力,要父母家庭支持的;

  • 长期全职准备,与读研期间的同学渐行渐远,身边志同道合的人不多,再加上单身或感情不顺的话,更增加了难以排解的心理压力和孤独感,其实还是很折磨人的。如果心志不坚,意志消沉半途而废也未可知。


我觉得,全职到兼职的转换时间点,选择在kaplan结束的时候比较好,至少第零阶段结束,预计9月内可以考试为好。具体参考《🎭 考USMLE | 兼职 v.s. 全职》。

5

亲密关系:另一半


如果不是考个U玩一玩,而是选好了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那就该早早把想法告诉另一半。能产生一致目标最好,如果不行,可能就要重新考虑了。


我当时遇到了“考U或国内”的爱情抉择。我原则是:爱情中应该有适当妥协,但不要轻易在重大决定上做牺牲。

  • 如果认为,在国内发展虽然不如出国理想,但自己也能欣然接受,不会让自己有人生理想未能实现的巨大痛苦,那么这种妥协是没问题的。

  • 而,如果对我来说,放弃考U是一种重大牺牲,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完全全是为了另一半,那我并不建议做这样大的牺牲。


图片


二人的亲密关系,不可能一直和谐,总会出现一些矛盾,需要两个人来平衡利益。但,某些选择的影响巨大,一旦选定了“为...而牺牲...”后,人生发展方向随之改变。而原本平等的两人关系,就此打破,过去能轻松平衡的利益和矛盾,变得难以摆平了。时间一长,失衡的心态,可能会加速毁灭这段关系。结果到头来,白白牺牲了自己的未来。


当然,如果两个人选择了一起考U,这是很好的开端!

但在备考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尤其在考试压力下,难免要在“即刻满足”和“延迟满足”之间做取舍。有取舍,就有不周全,就会顾及不到对方。进而,敏感的一方妄自猜测,“我以为你这样做是因为blabla...”,哎呀,考试已经这么累了,就不要再通过感情去增加难度系数了,好吗?!


我想,如果想维持一起走,要尽量包容,允许对方的不成熟,允许对方的多疑,这个世界上本不存在若合一契的完美伴侣,每个人都需要在关系中探索和成长。这个一起考U的时期,且行且评估,未尝不是上策。


6

亲密关系:父母


我考U的决定,一来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二来觉得在美国住院医培训结束后,可以把自己时间和工作时间分开,能有更多的精力照顾父母,而不是像在国内工作那样不舍昼夜地干活。(小编注:参考《有一种成长,叫“出国规培”》)


只是,

决心,下得有点晚,

准备,比预想得要长,

而,人生的变故,却来得太快...


子欲养而亲不待,

真发生在了我身上!

唯有憾恨。


图片


所以,能早做选择早上路,尤为重要。

如果,我能在本科期间把考试考好,尽快去轮转和申请...

就算,没能在本科弄完,或许找个PhD读一下,也不失为一种曲线救国方案...

再其次,国内读硕士多发文章同时,尽快考出好成绩,同时找机会认识国外的相关领域专家,毕业以后找机会shadow拿推荐信...


或者,如果没有那漫长的“第-1阶段”,我早就应该Match了,也不会如此憾恨了~(小编注:详见《墙外的“第-1阶段”丨USMLE Step1  254 出分前考经(by 黄楠)》)

最后,感谢一直支持我的父母、亲人、老师、朋友。

在疫情期间考试殊为不易,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朝阳区一度高风险有朋友因为住在朝阳的缘故不能进入西城区的大厦,我联系了住在海淀的小姨,他们全家非常慷慨立马让我搬过去暂住,在最焦虑的阶段和考试后无数次骚扰远在上海的好友,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的事,感谢你们,我才能一直坚持到现在。

或许,我将在这个高风险的轨道上继续坚持下去,或许会在撞南墙之前转弯回到低风险的轨道上,在这个云波诡谲的时代,我的智慧不足以支撑我做出有预见性的最佳选择,但我仍然相信只要内心依然保留“一息尚存亦向上”的信念,我仍然能收获虽不一定璀璨夺目但必定饱满充实的人生体验。


图片



《如何正确阅读考经(beta版)》


考经,不是循证科学范畴的single case report,而是一种个人传记文学(属于anecdote类型,在循证水平上属于最低的)。

图片


百歌医学通过《USMLE Step1 考经可信度分级标准》(Version 3.0)☚点击阅读,为大家提供了可信度大于3.0分的考经,即作为第三方来确认考经"是否为真人真事真成绩单而写成的真考经”,而非别有用心的组织或个人杜撰拼凑的虚假考经。但考经本身的个人传记文学属性是无法通过《USMLE Step1 考经可信度分级标准》而改变成为single case report这种最基础的scientific evidence的。

所以,在同学们阅读时,请注意考经这种个人传记文学“在全面性和准确度方面存在的先天误差,在可重复性和普适性方面存在的局限性”。故,考经作为一种鼓舞斗志的文学作品是合格的,考经作为指导USMLE考试的学习复习是有潜在危险性的。

请所有真正复习准备USMLE考试的同学,严格遵循路标系统(来源于cohort study和case control),按部就班完成“做题 + 精讲 + 按时高标准通过checkpoint”的循环,这是正确的guideline。


PS:《正确阅读考经(beta版)》是2018年1月12日新出现的配合于《USMLE Step1 考经可信度分级标准》,进一步指导大家正确精细准备USMLE最初版,今后会逐渐更新为正式版。


by 百歌医学

2018年1月12日

图片

#USMLE考经#:考生详细信息

图片

复习模式:以【全职】准备为主

参照的路标系统版本:第三版【路标系统】

【课考区间】784天

【考试题数】40x7=280题

考试地点:北京

本科学位学校:中山大学

星座:双鱼座

姓名:黄楠

她的知乎:

https://www.zhihu.com/people/shui-sui-tian-qu-hn


以上【名词】的解释

↙↙↙↓↓↓点击下方↓↓↓↘↘↘

课考区间

兼职全职

路标系统

考试题数

更多考经


可以关注百歌医学微信公众号,从下拉菜单里面找到我的和其他人的考经~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阅读原文”看众神考经图片

考经 · 目录
上一篇墙外的“第-1阶段”丨USMLE Step1 254 出分前考经(by 黄楠)下一篇先考CK?我绕了个大弯儿... | USMLE Step1 257 出分前考经(by 杨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百歌医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